普通人一定对钱要有概念

我是在小D大概4岁开始,从每年的压岁钱里留有一部分作为她自己的消费,那就是她自己的钱。(一份存,一份花,一份做公益或者送感恩礼物)

说好了是她的钱,我就会接受她的“挥霍”。

还记得她第一次拿到钱巨款(10美金),冲进超市就抱了两大包饼干回家(包装大很有诱惑力),打开吃了第一口,发现很难吃,就浪费了。

我当时没有去教育批评她,而是带着她做了一个小游戏:把家里值10美金的东西都找出来,放到面前看一看,10美金还能买什么。

于是她就发现,原来10美金可以买那么多其他的好东西:好几瓶酸奶、一个她很喜欢的毛绒玩具、两本绘本、两块巧克力……顿时就觉得后悔了——直呼“早知道我就不买这个了!”

有了这种“惨痛”的经历,比说教一百遍更管用,从那以后,她就明显有了比较意识,自己会做一些价值判断。

当然,面对她当下最爱的东西,仍然会义无反顾地觉得值。

但我觉得没关系,引导孩子思考,并不意味着非要把我们的价值判断强加,而是引入觉察。

值不值这件事,并不是完全就是非黑即白的。

金钱的主人,就意味着让钱带给我们快乐,而不仅仅只是表面的“值”。

这也是我对小D的财商启蒙之一,让孩子学会花钱,从小帮助她明白内心的价值排序,一个人可以明白自己要什么,并且用自己的钱去争取自己想要的,那就是幸福。

在生活里体验过花钱、讨论过怎么花以后,就可以再进一步——跟娃说说,钱是怎么赚到的。

大家发工资的时候,顺便和娃聊聊,自己的工作,跟娃说说妈妈(爸爸)是做什么的,我们为社会提供了什么价值,所以赚到了这笔钱。

也可以用双十一购物的事情来举例:我们618买东西,付钱给了商家,其中一部分就是给快递公司的,因为他们负责把货物送到我们家。

但同时,我也会和她强调,哪怕我们是“花钱”买了他人的价值和服务,我们仍然需要表示感恩和尊敬。

当然光是说,肯定不够深刻,有机会的话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体验下,怎么赚到钱。

像带娃参加跳蚤市场,就是一次很好的尝试。
①他们得先考虑自己的闲置玩具是否会有人需要;
②然后要评估玩具的价值,定多少价才合适。明白了不是支个摊,坐在那,钱就会来的;
③过程中还得和小顾客交流,提供服务、调整策略。

建议过程中,可以引导孩子按照上面三步做策划,但不要干涉孩子,代替他们做出决定。而是在复盘时,和孩子讨论,你调整了方法后,赚得更多了吗?想要赚到更多钱,还可以怎么做呢?

最后,赚来的钱我也会让孩子自己支配,这个过程中,他们既感受到了收获的快乐,也能切身体会到“一丝一缕当知来之不易”的深意。

让娃学会如何做选择,如何和钱做朋友,如何让钱成为我们变得更加自由的工具,能帮助我们更幸福地生活啊

本站是提供个人分享的知识,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人观点。如有侵权,请告知!